close

  第二輪“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談判”不久前在布魯塞爾啟動。不同於第一輪談判的是,歐美之間有關“文化例外”的爭議似乎不再是雙方爭執焦點,換句話說,美國人讓步了。
  上世紀90年代初,在關貿總協定的談判中,法國人拋出了“文化例外”的概念,要求不把文化列入“一般性服務貿易”的談判科目內,而是“文化例外”,單談單議,以保護法國人引以自豪的民族文化的獨立性。
  法國人提出“文化例外”,就是針對美國文化無孔不入、商業性強、占領大量市場這個現象的。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字,現在全世界85%的電影院票房收入來自好萊塢的電影。面對這個被壟斷的文化市場,面對可能隨之而來的文化貧困風險,法國人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所意識,有所反應。
  法國人剛提出“文化例外”的時候,其他歐洲國家或者不知法國所雲,沒弄懂法國人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不敢隨便跟進;或者對法國人針對美國人的“抗爭”作壁上觀,看熱鬧,甚至等著看笑話。到後來法國人沒完沒了地跟美國人糾纏這事兒時,還曾遭到過風言風語。
  但最終,事關歐洲整體利益的“文化例外”讓法國人和其他歐洲國家人嘗到了甜頭。最大的證據就是在今年6月底正式啟動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談判”中,法國強烈要求將電影及數字媒體排除在談判項目之外,否則將動用否決權阻攔談判進行。最終,有16個歐盟國家表示支持,“文化例外”終於從“法國的”變成了“歐洲的”。
  法國人在解釋自己的強硬“文化例外”立場時說,歐洲影院有60%的內容為美國電影,而在美國電影市場,歐洲電影僅占3%~6%。若歐洲進一步向美國開放文化和影音市場,歐洲自己的文化產業將面臨生存危機。法國擔心,由於數字和互聯網服務漸趨流行,而美國科技公司在這方面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不平衡只會繼續加劇。
  正是由於十多年來“文化例外”政策在歐盟、在世界貿易組織範圍內的推行,歐洲國家得以有理有據地對劇院或電影院實施補貼,讓他們上演、放映不如好萊塢作品賺錢、但對民族文化而言不可缺少的作品;對廣播、電影或音樂作品的語言或來源國家,實施配額制;對創製民族文化品牌給予資金支持;對文化捐贈給予稅收優惠;制定法律和法規,保護歷史古跡或防止文化遺產流出,等等。
  “文化例外”對歐洲而言有著可觀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譬如,2012年法國影視業凈增值為162億歐元,而同期汽車工業的凈增值僅為186億歐元,製藥和服裝業凈增值均只有53億歐元。影視業占法國GDP的0.8%,為法國創造了34萬個就業機會,占全國從業總人口的1.3%。其中電影所占比重最大,法國每年生產約200部電影,為歐洲之最,產值為61億歐元。
  “‘文化例外’對美國人來說根本就不是個大的問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歐盟委員會教育文化語言多樣性及青年事務委員瓦西利烏女士不容置疑地這樣說。現在,歐盟進一步提高了對美國的“文化例外”要價,要求排除在自由貿易談判之外的不應局限於視聽領域,還應從傳統文化領域擴展到數字領域、新媒體等。
  如果法國人、歐洲人想著把“雲計算”“電子圖書”等等都裝入“文化例外”這個“筐”,美國人還會不當回事兒嗎?
  (本報布魯塞爾12月4日電 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何 農)
  (原標題:從法國到歐洲的“文化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q26gqttz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